法国格市和布市出现中国学生护照被骗事件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4年6月10日

 

2004年6月,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和布雷斯特市相继出现中国学生护照被骗事件。两市被骗的经过虽不同,但手法同出一辙。

 

在格勒诺布尔市,学生们在住处的信箱中收到用中文写的招工启示,或中文家教,或去公司做工 ,并附联系电话。学生

去电问询时,应答者称不会讲法语,但所讲的法语带有明显的的亚洲口音。电话中,对方与学生约定于6月5日在市区的一

个饭店见面。和15名学生见面的是一个法国女士。她要求学生们填表 ,并提供护照复印件。由于之前的电话只要求带护照,

许多学生表示并没有护照复印件,那位女士就收集所有的护照去复印,从此一去不返。当学生等待多时生疑并赶紧打原来

电话联系时,该手机号码已再无人接听。 经向饭店查询,该女士用现金付了饭店会议室的租金,订饭店时提供的固定电话

号和网站均不存在。

 

在布雷斯特市,有人在中国留学生住宿楼张贴招工广告,不少同学拨打招工广告上的电话。接听的是一位带中国北方口音的

华人,她告诉学生是为当地海洋馆招收短期工。当十一名中国留学生应约来到海洋馆时,有一位黑人接待了他们。该黑人让

留学生交出护照,说是要去复印,并给学生们每人一张进海洋馆的门票。随后,该黑人让一不知情的海洋馆负责接待团队的

导游带学生进去参观,而黑人骗学生说这是海洋馆负责招聘的,是带大家去熟悉环境的。当学生们进入海洋馆后,该黑人就

溜之大吉。学生们出来找不到人,这时才感觉到受骗了,急忙打那华人的手机,发现无人接听。 在巴黎,类似的情况也时有

发生。有些中国学生甚至于碰到出价一千到两千欧元要求学生卖出护照。 由于骗子使用的是一次性的手机卡,警方很难通过

电话号码寻找破案线索。 鉴于几处作案手法相近,团伙作案的可能性很高。由于每本学生护照均带有短期学生居留证,作案

者有可能骗去用以搞非法偷渡活动。